“绵阳的夜景太美了,比小红书上看到的更漂亮!”1月6日晚,陕西游客王城敏在铁牛广场观景台欣赏绵阳夜景,涪江两岸流光溢彩,大街小巷热闹非凡。
在这些街巷中,有大约2.9万盏高能耗光源正换装为低碳绿色光源,升级后照度不变,却能节约近三分之二的电能。
去年以来,绵阳城市照明以“微改造、微更新”的全新方式,突出智慧和低碳理念,照亮市民出行路,点“靓”城市好风景,升腾街巷烟火气,让夜晚的绵阳更显颜值、更聚人气,助力城市向美逐“绿”。
点亮大街小巷点燃夜间经济
这几天,游仙区华兴南街刚完成路灯升级改造,在照亮居民出行路的同时,让这条老街巷有了更多烟火气。20时许,老板陈浩的餐饮店里,依然铁铲翻飞,炉灶上的铁板滋滋作响,他跑前忙后地给等待的客人倒水,轻轻擦去额头上的汗珠,“晚上街上敞亮了,大家也更愿意出门消费,最近我们又推出了几个川南特色菜。”
望着熙熙攘攘的街巷,游仙经济试验区六里社区六组组长尚进感慨道:“路灯改造后,路上人多了、车多了,晚上更闹热了,好多商家晚上营业时间都延长了。”
华兴南街的路灯改造,是2023年城区照明“微改造”的一个缩影。车水马龙的街巷,光影交织下的夜景,正成为展现城市繁华与活力的一张名片。市照明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本轮照明换装,不仅改善了出行条件,还积极配合辖区培育人气消费聚集区,打造市民夜间休闲健身活动区,让城市夜间消费“火”起来、市民生活“乐”起来。
改造节能增效照明低碳智慧
本轮大范围改造,有一个关键词:节能。
“照度不变,亮灯更多,节电近三分之二。”在绵兴东路火炬东街段,市照明处工程科负责人苏剑指着刚换上的灯具告诉记者,新换上的LED光源,让每柱路灯功率由原来的1.25千瓦降低为0.47千瓦,年节电率约62%。
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,2023年,市照明处实施了红星街、南河东路、绵兴路、华兴南街等多条道路2300盏高能耗路灯的光源更换,接下来,全城将继续对2.9万盏高能耗光源进行改造。
更低碳,也更“聪明”。在绵兴路、机场路、二环路等路段,9800余套单灯控制器已在灯柱上“安家”,别看这个装在灯杆下部的黑色小方盒不太起眼,“本事”可不小。有了它,就能根据城区各街道位置、功能、人流量的不同,在不同时间段,远程优化亮灯方式,以人性化管理,实现城市照明的智慧取舍。
“比如哪里树荫更茂密,早晚照度偏弱,就可以先亮几盏灯,敞亮的地方就可稍后亮灯,这样的管理更精细,也更节能。”市照明处副处长王伟介绍,“绿色低碳、科技智慧、人文人本”是绵阳城市照明的核心理念,当前,我市正推进“智慧城市照明应用智慧管理子系统”的应用,加快实现城市照明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、智能化跨越。
持续创新探索添彩城市夜色
给城市夜色添彩背后,是一笔精打细算的“节约账”。
“2023年,照明设施提档升级、节能增效,但总体投入并未增加,也未造成额外的财政负担。”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近年来,城市照明通过创新探索“微改造、微更新”的方式,降低库存,减少维修所需备件的采购量,将光源、电线电缆等维修材料设备由10%缩减至5%;不再采购高耗能灯具,更换高能耗光源;加大二次利用率,专门成立维修旧翻新班组,旧材料,多利用。据测算,仅降低库存、不再采购高能耗光源和重复利用等举措,就可节约财政经费近100万元。
2024年,绵阳城区照明“微改造、微更新”创新改革将会持续,通过思维创新、关键突破、管理“蜕变”,以更智慧、更低碳的城市照明,改善城市环境,展现城市文明,照亮城市发展之路,点亮市民幸福新生活。